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畢業生



畢業生
The Graduate

導演: Mike Nichols
編劇: Calder Willingham (但改編自Charles Webb 的小說)
主演: Dustin Hoffman, Anne Bancroft...等
片長: 105min
年代: 1967


今天是疲累的一天,正搜尋腦海裡的片單,有那一部適合今天的情緒時,正好看到一個長得很像達斯汀霍夫曼的股市專欄作家,就想起這位偉大的演員主演過的電影,雨人對今天來說太沉重,克拉瑪對克拉瑪又太遙遠不復記憶,那就畢業生吧!

達斯汀霍夫曼在這部片裡飾演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班哲明,出身富裕的布爾喬亞家庭,正以優秀的成績申請上某名校研究所的獎學金,前途一片光明。開場就是父母為慶祝他大學畢業而舉辦的派對,他走過喧鬧的派對,面帶靦腆,生澀地接受父母友人的恭維,回到了自己的房間,在黑暗的房間裡他帶著點落寞,他知道今天這些恭維僅僅因為順從眾人的期許而來,這些期許讓派對裡的布爾喬亞把班哲明視為同類。實際上去除了這些期許,他不曉得自己真正要什麼,對照派對裡的臉孔,他想真正地與眾不同。

就在這時,羅賓森太太闖入他的房間,帶著絕望的表情,誘惑著班哲明陷入肉慾之中。

羅賓森太太是班哲明父親生意上合夥人的太太,她臉上的表情總帶著絕望,冷漠,像是一個出賣了自己靈魂的女人,對照派對裡歡愉的布爾喬亞,她像是個局外人,一個不屬於這個圈子的人。年輕時的羅賓森太太主修藝術,因為懷孕而嫁給羅賓森先生,在多年的婚姻之後早已貌合神離,可以猜想她並不喜歡目前的生活,甚至她可能後悔年輕因懷孕嫁給羅賓森先生,儘管在物質方面得到了滿足,卻成為一個失去靈魂的女人,因而絕望,冷漠,只能在與班哲明的交合裡得到發洩。失去靈魂,代表羅賓森太太對心靈上的愉悅不再抱希望,僅僅只能追求肉體上的歡愉了。

班哲明以接受羅賓森太太的誘惑反叛了他的父母,但實際上順從的對象卻只不過是從父母轉移到了羅賓森太太身上罷了,他順從羅賓森太太在肉體上對他的要求,追求發洩,這種發洩來自於因為順從父母的期許,忽略自己渴望,心靈層面的缺憾,在肉體發洩之後,班哲明依然是不快樂的,因為他的心靈依然不滿足的。

直到班哲明受家人強迫與羅賓森太太的女兒尼恩約會之後,他第一次在心靈層次上與人有了交流,他十分確定對尼恩的愛。但羅賓森太太卻警告班哲明不該與尼恩發生情感,否則她會告訴尼恩她們之間的事情。

尼恩因為知道真相而搬回學校,班哲明第一次對於選擇這件事情有了強烈的感受,他做出了第一次的選擇,不再只是順從,他在尼恩的學校附近租了房子,在學校堵尼恩,甚至在尼恩與男友約會的地點出現,最後他出現在尼恩的婚禮上,他從尼恩的未婚夫手中帶走了她,甚至拔下十字架防禦,最後尼恩與他搭上一班公車逃跑。

對照60年代美國的反抗思潮,不難理解1967上映年的畢業生為何持有這些觀點。60年代的大學生大約都生於戰後的嬰兒潮,他們的成長過程不像上一代必須與戰爭,經濟大恐慌等奮戰,他們許多都成長於物質較為豐沛的家庭中,相較下,他們比起前一代更有條件反抗,更沒有負擔反抗那種單純為物質享受而存在的生活型態,他們追求靈魂的滿足。當這個世代的年輕人上了大學,美國大學生在經濟上大多已經自給自足,經濟的自給自足讓他們不必要再服從家人的期望,可以正視自己的選擇,這是這部片所鋪陳的時代背景,班哲明這個角色所代表的意義就在此。

有趣的是,眾所皆知華人社會重視教育,不吝惜任何的教育費用。在"書中自有黃金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期許下,大多數的家長無不是一路贊助小孩子念書到24.25歲,距離米國人經濟獨立的年紀整整晚了六七年,經濟上的依賴性更造就出一個又一個不敢選擇的學生,一張一張漠然的臉孔(其中我就是一張吧呵呵)。

順從他人的期望的生活或許在短期是可以忍受的,是必要的,但可以想像整個生命過程都是在順從下生活嗎?

大多數人的不快樂並不是因為物質的不滿足,而是來自心靈層面的匱乏,對自我認識的不足。理解自己之後,如何在環境的侷限下,滿足自己的選擇行為?

很難,但因為自己的選擇而挑戰環境將是快樂的,因為順從他人期望而生活的,將如同羅賓森太太那樣絕望。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

編導: 新海誠
美術: 田澤潮
音樂: 天門
片長: 91min
年代: 2004

在一切都將毀滅的末世之際,保留著希望,即便只有一丁點的希望,都是美麗的。多年之後依然懷抱著青春期的夢想,終於拋下身邊的一切,只為了完成夢想而前進,這也是件多麼浪漫的事情。這部電影出乎意料地把這兩種情緒完美地結合,終於完成一部如詩的動畫。

故事背景建立在個虛構的歷史上,二戰後,蘇聯佔領了北海道,並以其古名蝦夷命名。從此日本南北分裂,北方由蘇聯佔領,並建立起一座神秘的塔。南方包括東京都是由美國盟軍所共同保護的領地,主角藤澤浩紀,白川拓也,澤渡左由理三人就是在南方的中學三年級生,他們屬於戰後出生的一代,雖然沒有上一代因為戰亂與家人南北分隔的痛苦,但對於隱隱騷動的邊境,與北方高高聳立著的塔,卻帶著青春期的好奇。兩個年輕的男主角對澤渡都有好感,他們承諾要組好飛機,帶澤渡一起穿越邊境,到塔的那邊去看看。但這樣的承諾與計畫,卻隨著隔年澤渡的完全失去訊息而自然而然地消逝。藤澤獨自到東京念高中,白川則是進了某科學中心研究"塔",澤渡陷入了一個夢境,這個夢境與塔有關,她被深深地困在夢境裡,孤獨地在一個毀滅的宇宙生活,但她依然記住,藤澤與白川答應要帶他去塔的那方的諾言。終於,藤則與白川重新聚在一起,為了這個諾言,他們重新打開飛機的倉庫,帶著澤渡飛上天際,拯救陷入昏迷的澤渡,與世界。

令人驚訝的不只是細膩的劇情,詩意的的對白,即使翻譯如此拙劣,我可以在陌生的日語中感受到真切的情感。青春期的夢,青春期的愛情,青春期連缺憾都如此美麗。

2008年7月28日 星期一

戀戀風塵



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朱天文
主演: 朱樹芬,王晶文,李天祿等
片長: 109min
年代: 1986



一部電影除了劇情之外,還是有許多故事存在的。
有些電影是在讀過劇本之後就會驚呼連連的,其曲折,結構,等於提供了電影良好的基本條件(雖然好劇本不等於能拍出好電影)。戀戀風塵不是,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在故事設定的年代中,台灣處在一個變動的經濟環境中,正從小農經濟轉化成工業社會,鄉村的青年人口遷移到都市去討生活,劣質的居住環境,拼死拼活地工作卻又盡可能地省吃儉用,把大部分掙來的錢都寄回老家,每每節慶返家,總記掛著帶上些都市的貨品給家人,父親的襯衫,母親的鞋子,弟弟的字典...等等。這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片段,父執輩的青年時期可能就是這樣度過的。

林文遠與江素雲,該怎麼說,是一對青梅竹馬吧。林文遠的父親是個礦工,在礦窯裡傷了,家裡頓失經濟重心,身為長子的林文遠雖想繼續升學,卻也不得不一肩擔起掙錢的責任,初中畢業就到台北討生活。素雲晚他一年到台北,也找了一份裁縫的活幹。他們倆在台北彼此照顧,當文遠學會騎車了,騎著老闆的車,帶著素雲去添購欲送給家人的禮物,車卻被偷走了,素雲掏錢與文遠一起賠了錢;當文遠生病,素雲在他身邊整日整夜地照顧他。這樣一對青梅竹馬的情誼,卻隨著文遠到外島當兵而變質,素雲與一個郵差結了婚,文遠落寞地退伍。故事結局,文遠與阿公在家裡後院的山坡上,他靜靜聽著阿公講要變天了,要顧好蕃薯田,聽他談論種蕃薯的收成等。

再簡單不過的故事。

在經濟發生變革之前,西方的工業進入台灣或中國之前,這裡人的生活,或者說整個東方社會的生活是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的,平靜如水,生命的延續在整個農業社會是很靜態的,世世代代務農,與老天爺打交道,種田養家,在這個故事裡,文遠的阿公種田,父親採礦,文遠則是從家鄉遷移到都市討生活,生命的型態在改變,越來越劇烈。但即使生命的型態再改變,在導演的鏡頭裡,處處都顯現儒家社會的情感關係,文遠與素雲間的愛情,責任遠遠多於激情,文遠總像一個頂天立地大男人(哈)般地保護素雲,或許相較之下,郵差與素雲之間反而比較像現代社會的愛情。文遠即使犧牲唸書的夢想也要一肩擔起家裡的經濟重擔,這不就是傳統的儒家社會男兒嗎?我永遠記得,當文遠到台北工作,趁著節慶返家,他的父親在飯後卡了卡煙盒,遞了根煙給文遠的那一幕,除了意味著文遠已經是個男人,更像是責任的傳承。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當素雲剛上台北謀事,帶了顆文遠父親分期付款買的手錶轉交給他,那樣的父愛,令人感到辛酸的溫馨。更不用提當素雲兵變時,文遠在兵營痛哭流涕的模樣。

這樣深刻的情感關係,隨著社會的現代化與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恐怕是越來越薄弱了吧。今日的我們如何可以只為蕃薯田的豐收而愉悅?大多數的時候,不是憂鬱的盛行,而是對於快樂的要求越來越嚴苛了。

如果有天,可以選一部片當作我的回憶的話,我會選擇戀戀風塵,因為他如詩般簡鍊,美麗。

2008年7月27日 星期日

麻將(Mahjong)




麻將
Mahjong

編導: 楊德昌
主演: 張震,唐從聖,張國柱,吳念真等。
片長: 121min
年代: 1996


如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戲劇的張力來自於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衝突與挫敗的話,麻將則以更戲劇的方式點出了隱藏在成人世界的偽善背後,那不堪一擊的空虛與寂寞。

故事背景是九零年代初期的台北城,正委託來自西方的廠商馬特拉公司蓋捷運,一個努力往上爬升的城市,努力國際化的城市,人人講英文,但國際化在楊德昌的鏡頭下,卻顯得諷刺。

劇情裡兩個在台灣事業有成的西方人,Ginger是賣淫(escort services)起家的紅髮女子,另外一個男人馬可則是拋棄了原來國家的女友Marthe,在這個新興的第三世界城市找到富家子女並靠此撐起設計公司的業績,直到馬可的法國女朋友殺來台灣,相較於Ginger與Mark,Marthe是相對單純的,她來台灣不為了發達,只為了單純的愛情。諷刺地,她在台灣遇到的每個人,除了綸綸之外,每個人都對她有企圖,馬可希望她回巴黎不要礙事,Ginger要利用她來賣淫,本地人紅魚想利用Marthe對他的信任與Ginger分一杯羹。

在楊德昌眼裡,外國人與台北城的關係,就像紅魚給Marthe的綽號馬特拉(也就是捷運的委託廠商)一樣,台灣人以為外國人在幫助自己國際化,外國人則認為這是個錢坑,她們就像墾荒一樣進駐第三世界國家,從其中獲利,就像馬特拉公司超收了台北四倍的費用蓋捷運一樣。

在麻將裡頭,四個主角恰好走向四種不同的道路,綸綸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純真的孩子,他不忍心玩弄愛麗絲,也不願意將馬特拉推向火坑,他最終得到了馬特拉的愛。張震飾演的香港玩世不恭,利用自己的魅力釣女生供其他朋友發洩玩弄,最後則被一群熟女姊姊當成性發洩的工具之後大哭,或許是了解到,即使自認為冰冷不帶情感的他,肉體上與一個娼妓無異,最終徹底崩潰。小活佛則是一個從頭到尾都想騙人的傢伙。紅魚原來是這個團體的頭頭,他受騙子父親影響,學習著不帶感情地欺騙其他人,賺錢,賺錢,賺錢,卻在他最引以為傲的騙子父親帶著外遇對象自殺後徹底放棄了原有的價值,騙子父親最後期待的不再是金錢,再多的金錢也無法滿足沒有愛情的虛無,在帶著情人跑路後,帶著沒有人理解的悲哀雙雙自殺。紅魚將這些憤怒全部發洩在父親昔日的好友邱董身上,彷彿邱董是型塑他價值觀的父親般,一槍一槍,帶著嘶吼與不滿發洩在邱董的身上。

劇情裡每個主角的出場與退場都各成一個系統,前後一致地扣緊主題,主角之間又彼此驗證著故事的主題。在各自求生的冰冷城市裡,男孩們學習著成人的冷漠,虛偽,學習著成人欺騙的手段,學習著偽裝自己,武裝自己,以傷害別人追求自己的滿足,整個社會像是一場戰爭般,彼此間只有傷害,欺騙,利益的交互摻雜。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這是男孩成為男人的過程嗎?如果是,那這是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殘忍。

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導演: 楊德昌
編劇: 楊德昌,閻鴻亞, 楊順清, 賴銘堂
主演: 張震,張國柱,張翰,金士傑等
片長: 237min
年代: 1991


故事取材自一則1960年代真實的社會案件,新聞事件的主角是建國中學初中夜間部的退學生茅武,他在1961年殺死了交往一年多的女友劉敏,震驚當時的社會。導演楊德昌當時也在建國中學初中部日間部就讀,我想這個事件影響了青年時期的楊德昌,使他在相隔30年後拍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是楊德昌最好的一部電影之一。

電影的背景約是在民國40年代的台北南區,主角小四(張震飾演)成長於公務人員的家庭內,父親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公務人員(張國柱飾演),小四的成績優異,但升初中的考試卻因為些微的分數落差,以致於只能就讀夜間部。電影就以小四父親帶著小四向學校要求複查國文成績,希望可以讓小四就讀日間部做為開端。

剛上初中,圍繞在小四身邊的,有許多小公園幫的少年。小公園幫的領導Honey因為女友小明殺害了眷村幫的頭頭紅毛,躲到台南避風頭,小公園幫頓時群龍無首。小四卻在此時在醫療室認識了小明,小明家庭貧困,四處寄人籬下,極度缺乏安全感,也因此交過許多男朋友,小四深深地被小明吸引,並因此捲入幫派之間的鬥爭。

就在小公園幫派的滑頭背叛Honey與眷村幫的山東在中山堂舉辦演唱會前夕,Honey回到了台北,帶著他結識的本省人朋友,Honey知道小四與小明彼此的情投意合,對小四很友善,小四也深深被
Honey的風采所吸引。

在演唱會的會場外,Honey被眷村幫殺害。

就在這個時候,小四的父親因為不願意配合多年好友的舞弊行為,反而遭到陷害,被帶往警備總署拘禁詢問,在多日逼寫自白書與反覆的偵訊下,受盡折磨。等他被釋放後,已經完完全全喪失了理想性,成為向現實低頭妥協的人。

兩個理想性人物的挫敗,小四又發現小明竟與自己的哥們兒小馬交往,憤怒地帶著刀欲找小馬理論,此時的他代表的是電影裡頭唯一剩下的理想性人物,他帶著刀,欲殺死小馬做為對社會的反抗。碰上了小明,小四知道小明交過許多男朋友,小四總希望可以影響她,改變她,小明卻用自己的經驗提出質疑,頓時,那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衝擊著小四,小四一刀殺死了小明。

幫派裡的少年在鬥毆鬧事裡發洩青春,這群外省少年幫派就是一個成人世界的縮影,互爭地盤,勾心鬥角,恰好與小四父親身處的官場相互對照。楊德昌的故事裡總會出現理想人物的原型,不管是少年幫派裡頭的Honey,或是主角小四的父親,都具備典型楊德昌塑造出的理想性人格,這也是影響主角小四最深刻的兩個角色。故事的重要轉折就是這兩位理想人物的身亡,挫敗,構成了小四對這個社會理想的幻滅,對愛情的幻滅,最終轉化成為憤怒。

中學生的純真理想在幫派的鬥毆爭奪之間,在學校僵硬的官僚體制下,在敵不過現實的愛情下,像一顆炸彈一樣,終於爆炸了。

鬼畜大宴會





導演&編劇:Kazuyoshi Kumakiri(熊切和嘉)
年代:1997
片長:100min
主演:Toshiyuki Sugihara Shunsuke Sawada Sumiko Mikami Shigeru Bokuda

這部電影躺在我硬碟已經有一陣子了,今天在構思一個鬼故事,特地在午夜點開了資料夾。
沒想到我一直誤會他了,這不是一部鬼片。故事背景是1970年代的日本學運,主角是一群激進的左翼學生團體,由於領導人物入獄,暫由領導的女人發號施令,組織頓時失去方向,團體的運作停擺,身為團體內唯一的女人,領導的女人以性取得團體內意見領袖的認同。所有人都在期盼領導人物的出獄,但領導卻在獄中以一片刮鬍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領導自殺後,團體內的人物開始以慘不忍睹的方式彼此殘害。
導演的鏡頭沒有情感,沒有畏懼地特寫被轟炸後的腦漿,被槍管直接插入射穿的陰戶,被雙手捧起的不知名的內臟,斬首後的頭顱...

逼見令人恐懼的畫面,是否能獲得快感?
當極端的暴力畫面出現的時候,似乎會更加期待性,交媾的畫面,彷彿這兩者共同服伺著人性的黑暗面。